今日是入伏,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,这是真正暑天的开始。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,因为每逢伏天,人的胃口就不好,吃不下去东西,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,所以人们在头伏吃饺子,希望能平安度夏。
头伏吃饺子的来历: 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、潮湿、闷热的日子,一年有“三伏”。百姓说的“苦夏”就在此时。入伏的时候,恰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,家家谷满仓,人们利用这个机会,打打牙祭,吃顿白面,饺子又是平时难见的上品,所以就有“头伏吃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的说法。 另外,“头伏”吃饺子,取“元宝藏福”的谐音,有着祈福驱暑的寓意。更重要的是,“头伏”吃饺子,再喝上热乎乎的原汤,发一身汗,有着驱散盛夏“毒火”,贴补闷热天气体力消耗的实际作用。
伏日宜吃面的习俗: 伏日吃面,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。《魏氏春秋》上说,何晏在“伏日食汤饼,取巾拭汗,面色皎然”,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,而是自然白。这里的“汤饼”就是热汤面。为什么在热天里吃热面?南朝梁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中说:“六月伏日食汤饼,名为辟恶。”五月是恶月,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,故也应“辟恶”。这是迷信说法。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,吃后出一身汗,新粮营养丰富,发汗可以驱病,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。 伏天除了喝热汤面,还可以吃过水面。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,拌上蒜泥,浇上卤子,不仅刺激食欲,而且“败心火”。 伏里还可以吃“炒面”。所谓炒面,是用锅将面粉炒干、炒熟,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。这种吃法汉代已有。唐宋时更为普遍,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,然后再磨面食之。唐代医学家苏恭说,炒面可“解烦热,止泄,实大肠”。
伏天如何养生? “伏”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,每年有三个伏,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。每年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开始,依照干、支纪日的排列,第三个庚日为初伏,也就是头伏的开始(第四个庚日为中伏,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)。俗话说九天一九,十天一伏。三九天最冷,三伏天最热。 中医主张“以通为用,以通为补”,疏通六腑,畅达气机,升清降浊。所以一年当中,超过夏至、入秋之前,都不宜过补。“初伏”天应以饮食调养为主。 “初伏”天的特点是温度高,湿度大,白昼时间长。在这种环境中,人会相对晚睡早起、休息时间减少;易出汗,会造成人体内部各种营养物质,特别是无机盐类的大量消耗;爱喝清凉饮料,食欲不振;活动减少、不能坚持锻炼身体。整个人的身体状况处于相对低下的水平,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多,故不少人夏季体重下降。 但即使如此,也不适宜大量进补。因为夏季多食稀食饮品,胃消化液稀释,消化功能减退,此时进补,难以消化,还易引起消化不良、肠胃不畅。而且老百姓常用的补药多属性温热,夏季进食会引起上火。夏季汗多,代谢加快,进补的养分也多浪费。 在初伏天,我们应针对夏天食欲降低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,科学安排夏季饮食。1.初伏天养生:注意“扶阳” 夏令三伏,阳气旺盛,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“阳盛于外而虚于内”的境地,腠理开泄,汗液增多,加上暑气逼人,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体质特征,此时如果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食冷易致内寒过甚,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。2.初伏天饮食:多酸多甘、补气去火 古代学者认为“夏季暑湿,适宜清补”。暑湿对脾非常不利,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,不宜多食,因此日常饮食中以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。并且,夏季归心,而心喜凉,宜食酸,所以夏季应适当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,如菠萝、西瓜等。 炎炎夏日容易导致人火气上升,表现为情绪烦躁、焦虑、易激动、失眠等。因此,“去火”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。夏日去火的食物,上佳选择有西红柿等性凉、清暑的蔬果,同时,牛奶性微寒,可以补水、滋阴、解热毒,也是“去火”良品。3.伏天潮湿闷热多喝淡盐水 进入伏天后,天气会比较闷热,湿度大,此时人体汗液排泄量大,如果排泄不畅,皮肤发黏,容易出现轻度瘙痒感,脚癣、手癣的患者病情会加重。此外,闷热潮湿的天气还会导致突发性眩晕、脑出血、脑梗塞等脑血管病患者增多。 所以建议在闷热的天气里喝一些绿豆汤解暑,还应该多喝含盐的饮料,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、C的食物。在伏天里,也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,尽可能避开中午时间外出,适当午睡,穿透气性好、浅色的棉质或真丝面料衣服,多喝水,多吃蔬菜,不要忘记防晒。有晨练习惯的人应以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、广播操为好,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,在运动锻炼过程中,出汗过多时,也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。另外,进入伏天后,食物更容易霉变,所以尽量不要吃隔夜的食物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