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的每日心情 | 擦汗 2024-7-29 22:04 |
---|
签到天数: 479 天 [LV.9]以坛为家II
|
中产阶级的新中式生活方式
● ● ●
清明必吃美食 看完口水一地
古时清明节是“美食节”
不仅有很多时令美食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上市。清明节和寒食节的习俗逐渐重合,寒食节的一些特色美食也流传下来。
古人为适应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,创造了一些食品。比如用麦草捣汁和糯米做青粉团,乌桕汁染乌饭做糕,或者用香椿芽拌面筋、嫩柳叶拌豆腐作寒食食品。
清明必吃美食 看完口水一地
吃清明
一般人家要用四碟六碗时馐清酒祭奠祖先,祭完之后,家人和应邀来的亲戚共享酒食,叫“吃清明”。古代在江南,人们要挑荠菜做馄饨过节,清明扫墓时要做黄花青果糕作供物,采用一种菊科野草的嫩叶捣烂去汁和粉做成,非常好吃。
而且,清明美食的传统还来自于古代清明踏青之后的野餐。
清明必吃美食 看完口水一地
古时清明节是“女人节”
古代的女子不像如今女子一般,她们平时不能出门,不能随便抛头露面,正所谓是养在深闺人未识。而清明节这天的祭祖、踏青是古代女子出门的好时节,她们在这一天会精心打扮,早早出门去祭奠先人,然后就踏青游玩,于是,便有了“女人的清明,男人的年”这个说法。
【 清明必吃美食 】
1、吃青团
清明必吃美食 看完口水一地
青团是江南地区一带的汉族特色小吃,有的采用浆麦草,有的采用青艾汁,也有用其他绿叶蔬菜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,不甜不腻,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。
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,而更多被人用当作春游小吃。
2、吃荠菜:荠菜煮蛋、荠菜润饼、荠菜饺…
清明必吃美食 看完口水一地
清明前后的春天,肝阳上亢的人,特别容易出现头痛、昏眩,慢性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,这就是中医学所说的“春气者诸病在头”。清明节之后,最适宜吃的时令蔬菜之一是荠菜。
荠菜可以降血压、健胃消食、疏通肠胃,治疗胃痉挛、胃溃疡、肠炎等问题。另外,荠菜还具有强筋健骨、明目养肝、润肺和中的作用。
3、吮螺蛳
清明必吃美食 看完口水一地
清明前后,春暖花开,大地复苏,潜伏在泥中休眠的螺蛳纷纷爬出泥土。此时螺肉肥美,是食用螺蛳的最佳时令。螺蛳食法颇多,可与葱、姜、酱油、料酒、白糖同炒;也可煮熟挑出螺肉,可拌、可醉、可糟、可炝,无不适宜。
3、龙井虾仁
清明必吃美食 看完口水一地
“三月黄鱼四月虾,五月三黎焖苦瓜。”关于清明虾,曾经有诗这样描述:“一夜东风吹雨过,满江新水长鱼虾”。说的正是清明春雨淅沥,河鲜生长让人垂涎的景象。现在“清明虾”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候,雨水足,新虾未“散春”,运气好的甚至可以看到虾肚里有虾籽。
而龙井虾仁更是春天最美的一道菜,值得下一次江南!
4、香椿苗拌核桃
清明必吃美食 看完口水一地
香椿芽拌核桃或豆干,是北京清明时令佳品。香椿一般在清明前发芽,谷雨前后就可采摘顶芽,这种第一次采摘的,称头茬椿芽,不仅肥嫩,而且香味浓郁。
香椿是时令名品,含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,可健脾开胃,增加食欲。香椿的挥发气味能透过蛔虫的表皮,使蛔虫不能附着在肠壁上而被排出体外,可用治蛔虫病。香椿还含有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,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的作用,故有“助孕素”的美称。
5、韭菜
清明必吃美食 看完口水一地
说到春天要吃的东西,不得不提到韭菜。在懂行人的口中,韭菜属于“瘦物”,因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,可帮助瘦身并促进食欲。另外,韭菜有“春食则香,夏食则臭”之说,要品尝至鲜之味,可要抓紧呢。
6、香干马兰头
清明必吃美食 看完口水一地
每到清明时节,马兰头特殊的香味最为吸引人。许多野菜都是春天长成,最嫩时也是在春天,像马兰头一旦过了清明,就会逐渐变老,嚼不动了,因此这几天是最适合吃马兰头的。
马兰头的制作最为简单,只要和豆腐干干拌后点上香油即可。马兰头性味辛凉、微寒,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、利湿消肿之功效,适合春季养生食用,不但能补充维生素,缓解春困,还对初春常见的咽喉肿痛非常有效。
7、蕨菜
清明必吃美食 看完口水一地
蕨菜又名吉祥菜、龙爪菜。每当冰雪消融、春回大地的季节,正是采蕨的黄金季节。蕨菜吃起来清脆细嫩,滑润无筋,味道馨香。家常可炝、炒、打卤下面条、做成包子馅等,吃法极多。蕨菜营养丰富,有提神、去油腻、助消化的作用,因此,人们称蕨菜是“山野菜之王”,“雪果山珍”。
8、马鲛鱼
清明必吃美食 看完口水一地
马鲛鱼又名社交鱼,清代诗人孙事伦在《社交鱼》一诗中曾写道:“田有社交豆,水有社交鱼。一蔬并一鲜,社酒倾无余。”尽述马鲛鱼的美味。
马鲛鱼肉质细嫩洁白,糯软鲜爽,营养丰富。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19.1克,脂肪2.5克,并含多种维生素等,有补气、平咳作用,对体弱咳喘有一定疗效。
9、西湖龙井明前茶,完美收尾!
清明必吃美食 看完口水一地
时鲜美食之后,没有任何,比得上一杯春天的明前龙井茶,更舒坦的了!
清明必吃美食 看完口水一地
*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如果有不妥之处,可联系修改,致谢。
本信息来自网络,由华蓥生活网整理发布 |
|